鄂溫克電廠最佳環(huán)保運行副值班員楊楊:青春無悔 唯有奮斗
發(fā)布時間: 2020-05-06 16:17:54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丁釗 劉廣宇
楊楊是鄂溫克電廠環(huán)保運行專業(yè)的一名副值班員,2020年已經是她參加工作的第十一個年頭了,這十一年來,她和“兄弟姐妹們”為該廠的發(fā)電事業(yè)、環(huán)保指標一絲不茍的工作著。在電力運行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技藝精湛的“操盤手”
來到班組,交接班完畢,領到班長布置的工作任務后,她就開始了一天的“操盤”工作,監(jiān)視運行設備的電流、水處理設備的進出水壓力、流量、各水箱液位及環(huán)保參數。多年來,她積累了豐富運行經驗,優(yōu)化設備運行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資源,做到節(jié)水、節(jié)電,有效降低了水耗和石灰石耗量,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經濟效益。
盡職盡責的“娘子軍”
也許是性別的原因,她比班組里的其他男同事要更細心一些,在每次操作時,她每個步驟都會做到監(jiān)護、復誦、核對、檢查確認。每次巡檢時,她都會拿出她的小本,小本里記錄著當班需要重點監(jiān)視的設備名稱、參數要求、缺陷情況,巡檢完一處,她就在下面畫一個對勾,以防漏巡。每次巡視完配電室之后,她都會推拉一次防火門,確保門已經鎖好、關嚴;抄算報表時,她都會核對檢查一遍,確保準確無誤。在他人看來,這可能是種“強迫癥”,但是也正是因為她的這種“強迫癥”,確保了工作質量,保障了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為千家萬戶帶來了光明。
消息靈通的“宣傳員”
為了更好的宣傳環(huán)保專業(yè)及班組成員的精神面貌,展現運行一線員工的風采,作為“宣傳員”她始終和班組人員奮戰(zhàn)在運行一線,收集素材,拍攝影像資料,撰寫抓生產、保安全、保供電的先進事跡。從原來寫一份宣傳稿都要發(fā)愁半天的她,蛻變成了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的“高手”。她的宣傳稿總能真實的反應現場一線員工的動態(tài),讓我們看到了一線員工埋頭苦干、認真負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她的話來說呢,她的宣傳稿就是一盞燈,讓大家的辛苦努力不被埋沒,展示在眾人的視線中。她的新聞宣傳稿件多次在廠、國神集團網站上發(fā)表,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藍圖不可能一夜成就,夢想不可能一夜成真。在最基層、最平凡、最普通的崗位上,楊楊腳踏實地,拼搏奮斗,默默付出。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青春無悔,唯有奮斗。
![](http://m.shkuaile.com/d/file/p/2020/12-08/3536146201a60ede6609b8f7ce84ec10.png)
相關新聞:
為了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緊急事件和災害的發(fā)生,確保在緊急事件和火災來臨時,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職工的生命安全,國神鄂溫克電廠開展汽輪機潤滑油系統(tǒng)火災緊急疏散演練。
“沒有安全 一失‘萬’無”的評論文章,指出了發(fā)生不安全事件的原因,深刻闡述了做好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追責,切實守住安全生產紅線、筑牢安全發(fā)展底線的工作方法,為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遵循。
汛期臨近,為確保汛期應急物資的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防汛物資的儲備管理,確保防汛物資數量充足、質量可靠,鄂溫克電廠成立了檢查組,對應急物資倉庫進行了專項檢查。
由國家能源集團國神鄂溫克電廠研發(fā)的“碳刷弧度研磨裝置”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4月24日,國神鄂溫克電廠完成了一季度環(huán)境保護稅申報繳納工作,一季度該廠因1、2號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低于國家排放標準,享受環(huán)境保護稅減免34.39萬元。自環(huán)境保護稅征收以來,該廠積極學習稅收政策,大力開展稅收籌劃,充分享受到了國家稅收政策紅利。
國神鄂溫克電廠年累計發(fā)電量15.64億千瓦時,突破15億千瓦時,為完成全年發(fā)電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根據國神集團2020年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及“三引領三創(chuàng)建”工作要求,國神鄂溫克電廠黨委組織實施黨員“登高”計劃,提升黨員綜合素質,真正做到領跑群眾。
只有將“1”和“0”協調統(tǒng)一、共同推進,才能正確的、客觀的認識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使得工作有章可循,才能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指導實踐、推動實踐,實現高質量發(fā)展行穩(wěn)致遠。
安全生產關乎人民群眾的福祉和獲得感,安全生產事關黨員干部的政治生命,安全生產已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整體鏈條上的關鍵一環(huán)。
為扎實開展“三基”培訓,近日,國神鄂溫克電廠針對青年員工學習能力強、實踐經驗少的特點,找準短板,因崗施教,通過“三個課堂”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yè)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