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12月4日19:00-22:30,大唐湖南新能源公司西晃山風電場完成首次線路融冰操作,恢復送出線路供電,安全保障了設備及電網穩(wěn)定。
12月3日,西晃山巔歷經一夜風雪后,銀裝素裹冰封千里,雪厚直超300mm,氣溫驟降至零下5℃。12月4日,空氣中的雨水幻化成冰刀,把升壓站再次變成一座冰雕,線路覆冰厚度超19mm,融冰保電迫在眉睫。
該公司立即啟動西晃山風電場Ⅳ級雨雪冰凍應急預案,后勤組再次排查室外消防管道保溫措施、端子箱內加熱器投入、車輛保暖養(yǎng)護、防寒防凍物資及備品備件儲備等情況,確保升壓站防凍措施落實到位。
運行組加強對10千伏備用電源的跌落保險、計量開關、電源電壓檢查,進行50千瓦柴油發(fā)電機啟動運行試驗,確保后備電源在融冰關鍵時刻“運得穩(wěn)、頂?shù)蒙?rdquo;。
操作組則立即向調度申請融冰操作,準備融冰短接線、接地線、高扶梯等融冰工具,在調度的指令下,一步一步倒閘切換至備用電源,將線路轉為檢修,在三相融冰刀閘連接處掛好接地線,再接好三相融冰短接線。此外,他們還要用熱水、沙錘等工具,人工清除主變高低壓測及融冰刀閘線路瓷瓶上覆冰,防止發(fā)生冰閃對設備造成更大損害。
這一系類操作,在西晃山風電場每年都要上演數(shù)十次,西晃山抗冰戰(zhàn)士們早已“輕車熟路”。歷經三年大型冰凍的他們,早已書寫出一本“抗冰保電經驗經”。但抗冰保電難度之大,仍是不可言喻。
氣溫低寒、霧重濕冷、風雨刺骨,手機屏幕凍得失靈或直接關機的情況下,即使穿著軍大衣仍抵擋不住的寒冷,一出室外便立即想要“打道回府”。這些身體不能承受的氣候之劣,為抗冰保電工作增加了成倍的難度。
但為了設備安全,他們頂著寒風凍雨,義無反顧地走入冰雪中。腿腳沒進一尺厚的冰雪里,一腳一坑地搬著又高又重又寬的扶椅,硬塞進去融冰刀閘區(qū)域;站在三米多高椅子上裝設融冰短接線的小伙子,一站就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冰霜吹白了他們的帽子、衣服、毛發(fā),凍紅了他們的臉龐、手腳、身體……
冰凍來勢洶洶,才剛開始便發(fā)揮出它近一半的“殺傷力”,西晃山風電場的這些抗冰保電的戰(zhàn)士們用行動、用奉獻、用堅守,日夜與冰雪戰(zhàn)斗,守住著設備和人員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