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變電站災后重建設備吊裝施工現場。湯小強 攝
3年前的春天,四川雅安蘆山發(fā)生7.0級強烈地震,我們深刻體會到了“失去”為何物,傷痛永存。3年后的今天,新一季春天再次來臨,在這個萬物復蘇、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春的氣息和點點新綠重新籠罩了成都西部的崇山峻嶺。
昔日災區(qū) 如今舊貌換新顏
4月20日,雅安市文化中心正式向市民開放。雅安的老百姓有了新去處,在這里打球、健身、參觀科技館、觀看演出的人將越來越多。
在“4·20”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三周年當日,作為災后重建的代表性項目之一,雅安市文化中心的投運,不僅能拓展市民的休閑空間和業(yè)余生活,還意味著災后雅安市民恢復了往日的精氣神。
時間往前追溯。2013年7月20日,“4·20”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會議舉行,發(fā)出了“堅決打好災后恢復重建這場硬仗”的動員令?!端拇娋W“4·20”蘆山地震電網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中的設備改造、更換及重建類電網項目全部列入規(guī)劃。
打硬仗的三年來,晦暗的災難畫面不斷被火熱的建設場面刷新。許多大型企業(yè)相繼在雅安落戶,雅康高速、318國道、成雅鐵路等重點交通工程橫跨災區(qū),火熱開建。
4月15日,在天全始羊鎮(zhèn)大橋雅康高速建設現場,機器轟鳴聲中夾雜著供電員工的號子,供電員工正在開展110千伏電力線路遷改工作。
雅康高速于2014年3月開始建設,力爭2017年竣工通車,建成后將縮短通往甘孜州和藏區(qū)公路里程近三分之一,成為沿線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快車道。“雅康高速全線135千米,雅安代表處負責了38.9千米的建設,涉及110千伏及以上的電力遷改工作量較大,目前已經完成了80%,預計5月中旬全面完成。供電員工和我們的溝通積極有效,施工1年半來,用電得到了充分保障,今后高速路建成的永久用電方案也已經在著手做了。”雅康高速雅安代表處副處長張新瑞特非常信賴供電公司,他說,供電員工不滿足于項目部“有水有電就可以了”,而是將優(yōu)質服務延伸至災后重建的方方面面。
房屋在重建、產業(yè)在發(fā)展、道路在延伸……每一項工作,供電員工都提前介入、全力以赴,采取簡化手續(xù)、縮短業(yè)務流程、開辟綠色通道等方式,認真做好項目規(guī)劃區(qū)的電力設施遷改工作,在客戶搬遷后及時拆除相關電力設施;積極配合業(yè)主單位做好項目電力配套設施的設計工作,及時跟進項目工程進度,做好相關電力配套設施的安裝施工工作,確保項目工程順利推進。今年3月,雅安市1137個電力保障工程完成了1108個,占總項目數的97.45%。
火熱建設 電網崛起重生
汽車經行蘆山縣醫(yī)院,再往前爬上一座小山坡,蘆山金花110千伏變電站映入眼簾。在“4·20”蘆山地震中,金花站2號主變位移、隔離開關斷裂、墻體開裂……通過重建,2015年年底重新建設的金花站,具備了無人值守條件,大幅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為蘆山縣城發(fā)展提供了堅強可靠的電力保障。
從2013年12月27日,災后重建的第一個電網工程項目——大川11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開工起,災后電網重建項目就一直緊鑼密鼓地開展,竹馬、黃崗兩個220千伏變電站擴建緊隨其后,110千伏城廂、七盤、蒙陽、唐家溝等電網重建項目迅速上馬。三年來,雅安電網形成了以500千伏電網為支撐、220千伏電網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電網為基礎的供電網絡,建設了電力資源區(qū)域內就地轉換的互聯(lián)電網。
圍繞“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振興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標,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竭力滿足雅安災后重建、經濟發(fā)展和居民安置用電需求。自地震發(fā)生以來,國網四川電力累計在雅安投入電網建設資金40.06億元,開工建設35千伏及以上電網項目51個,10千伏及以下項目1059個,并將于今年7月20日全面完成。
三年來,雅安的山山水水見證了電網的崛起和重生,一座座變電站拔地而起,一條條銀線橫貫東西、飛架南北,主網架日臻堅強、配網遍布城鄉(xiāng)……大規(guī)模、高強度的電網建設和技術改造,使雅安電網的規(guī)模和供電能力全面超越了震前水平。
安居樂業(yè) 電力助力發(fā)展
周公山麓,青衣江畔,一小片雕花小木樓的村落在春日的陽光里次第展開。村落位于蘆山縣飛仙關,名叫“古道木韻”。這里是集文化展示、休閑旅游于一體的重建安置點,有著86棟木質結構的仿古式建筑,街道用黃砂石鋪就,底樓全為門面。
李娟不再去紡織廠上班了,她在“古道木韻”開了一家超市,為鄉(xiāng)親們和游客服務。2014年6月,“古道木韻”交房后,李娟發(fā)現飛仙關變得不一樣了,飛仙湖、環(huán)湖棧道及南、北兩個場鎮(zhèn)造型別致,仿古建筑群色澤亮麗。她看好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決定在家鄉(xiāng)做點生意。
李娟和其余96戶村民一起,于2015年7月搬進了新家,她的鄰居們也開了茶樓、餐館、旅館、理發(fā)店……“現在,胡記面館已經名聲在外了,生意很紅火,不少外地游客專門來找尋面館。生意好,都是沾了災后重建的光啊?!焙浢骛^的老板胡兵過去也開過面館,因為自己沒門面,小面館先后挪過多次位置,現在在“古道木韻”安營扎寨,生意做得安心,日子也過得舒心。
極富特色的旅游集鎮(zhèn)“古道木韻“逐漸熱鬧起來,村民們在這里安居樂業(yè),并依托新居經商,開啟新生活。而彼時,飛仙關鎮(zhèn)農房嚴重受損,經歷地震劫難的村民只能徘徊在田野和碎瓦礫堆前。2014年7月,“古道木韻”安置房開始建設,雅安供電公司飛仙關供電所對接飛仙關鎮(zhèn)安置區(qū)災后重建工程用電需求,保障安置房建設進度,在安置房交付前,供電員工連續(xù)作戰(zhàn),完成了每一套房屋的照明安裝工作,讓村民一進屋就感受到光明和溫暖。從帳篷到板房再到安置房,供電員工沒有一刻遠離過村民,24小時提供供電搶修服務?!拔覀儼徇M來就有電用,供電員工的服務從來不分白天黑夜?!崩罹甏蜷_了新?lián)Q的大電視,招呼起進店選購的客人。
“建好一戶、通電一戶、安全一戶”是供電員工不變的承諾。目前,國網四川電力已完成蘆山、寶興、天全和雨城四縣區(qū)90個村78個安置點,共481個臺區(qū)的新建和改造,為城鄉(xiāng)居民帶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