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開放40年中國電力發(fā)展歷程,科技進步與自主創(chuàng)新照射出最閃耀的光芒。一代又一代中國電力人一步一個腳印,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chuàng)新、追趕超越,在多項關鍵技術、設備制造和標準體系上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的我國首個超高壓直流工程——葛洲壩—上?!?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其換流站設備100%依靠進口。參與設備安裝調試的中方員工回憶,當時“就像等外教來上課的學生”,上班跟著國外專家,看他們怎么安裝調試。而調試開始前,外國專家的一句“請無關人員離場”,刺痛了每一位中方技術人員的心。
“這是面子問題,更是尊嚴問題。”“不能因為國外沒有,我們就不敢搞?!?/p>
落后和被動,讓我們更加堅定奮起直追的信念,增強奮發(fā)圖強的力量。面對薄弱落后的技術基礎,中國電力人沒有畏懼和退縮,而是孜孜不倦,刻苦鉆研,堅持走一條從引進吸收到自主創(chuàng)新的成長之路。
從直流輸電工程甚至連“一顆釘子都需要進口”,到如今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引領世界電網技術發(fā)展,關鍵技術和裝備占領國際電工領域制高點,中國電力技術走過了不平凡的跨越歷程。
從1981年年底平武工程投運,我國500千伏電網工程邁出第一步,到葛洲壩—上海、天生橋—廣州±500千伏直流工程先后投產,再到河南靈寶背靠背直流輸電工程投運,我國直流輸電逐步實現從系統設計、建設到調試全環(huán)節(jié)均立足國內,達到國產化要求;從2015年,廈門±320千伏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投運,成為當時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柔直工程,到2016年,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電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完全采用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技術成果……在這條艱辛的創(chuàng)新之路上,中國電力人不畏艱難,刻苦攻關,我國輸變電工程國產化率逐步提升,核心技術和裝備越發(fā)強大。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chuàng)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zhàn)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fā)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國電力一路走來的經驗表明,只有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才能保證核心技術不受制于人,才能實現效率效益的提高和綜合實力的增強。
如今,中國電力工業(yè)整體水平大幅躍升,一大批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已經走在世界電力發(fā)展的最前列。
我們的多項成果問鼎世界之最——
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超低排放燃煤發(fā)電技術廣泛應用,世界首臺60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機組投入商業(yè)運行,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具有超超臨界機組數量最多、蒸汽參數最高和供電煤耗最低的國家;
搶抓新一輪能源革命機遇,持續(xù)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裝機位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上首個集風電、光伏發(fā)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于一體的大型新能源綜合性開發(fā)工程——張北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綠電”七日、“綠電”九日等創(chuàng)新探索世界矚目;
建成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交直流混合電網,青藏電力聯網、川藏電力聯網和藏中電力聯網等多項高難度電網工程打破世界紀錄;
我們還打造了全球充電樁接入數量最多、充電功能最強、服務用戶最廣的電動汽車服務平臺……
我們的多項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盡管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大亞灣核電站是從法國引進,發(fā)展三代核電技術時最初采用國際招標,但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事故教訓的基礎上,我們推出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30年后成功實現“彎道超車”;
盡管國外先行探索試驗了特高壓技術,但是我們率先研發(fā)了特高壓直流分層接入技術,全面攻克了±11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系統成套技術,并掌握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特高壓交直流技術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特高壓技術引領世界大電網技術發(fā)展;
還有水電規(guī)劃、設計、施工、設備制造實現全面領先;自主研發(fā)的電力系統仿真平臺、大電網安全運行控制技術有力保障我國電網近20年來未發(fā)生大面積停電事故……
我們的多項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我國不僅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電力標準體系,還由原先單向采用國際標準變?yōu)橐I國際標準發(fā)展;
截至2017年年底,電力行業(yè)制定國家和行業(yè)標準3000余項,主導編制國際標準60余項,涵蓋特高壓、智能電網、風力發(fā)電、電力儲能等領域;
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標準體系與美國、德國、日本并列為世界四大標準體系;在世界上率先建立完整的特高壓交直流、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成為全球相關工程建設的重要規(guī)范……
40年電力科技發(fā)展篳路藍縷,我們沒有在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時完全照搬照抄、止步不前,而是邊學習邊消化邊創(chuàng)新,堅持自主攻關,掌握核心技術,成功實現了發(fā)電、輸配電技術和裝備水平的整體性提升,譜寫了中國電力科技發(fā)展的精彩華章。
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發(fā)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北京中電創(chuàng)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400-007-1585
項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傳真:010-58689040 投稿郵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編號: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
(三)改革開放40年中國電力發(fā)展歷程,科技進步與自主創(chuàng)新照射出最閃耀的光芒。一代又一代中國電力人一步一個腳印,從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chuàng)新、追趕超越,在多項關鍵技術、設備制造和標準體系上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的我國首個超高壓直流工程——葛洲壩—上?!?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其換流站設備100%依靠進口。參與設備安裝調試的中方員工回憶,當時“就像等外教來上課的學生”,上班跟著國外專家,看他們怎么安裝調試。而調試開始前,外國專家的一句“請無關人員離場”,刺痛了每一位中方技術人員的心。
“這是面子問題,更是尊嚴問題?!薄安荒芤驗閲鉀]有,我們就不敢搞?!?/p>
落后和被動,讓我們更加堅定奮起直追的信念,增強奮發(fā)圖強的力量。面對薄弱落后的技術基礎,中國電力人沒有畏懼和退縮,而是孜孜不倦,刻苦鉆研,堅持走一條從引進吸收到自主創(chuàng)新的成長之路。
從直流輸電工程甚至連“一顆釘子都需要進口”,到如今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引領世界電網技術發(fā)展,關鍵技術和裝備占領國際電工領域制高點,中國電力技術走過了不平凡的跨越歷程。
從1981年年底平武工程投運,我國500千伏電網工程邁出第一步,到葛洲壩—上海、天生橋—廣州±500千伏直流工程先后投產,再到河南靈寶背靠背直流輸電工程投運,我國直流輸電逐步實現從系統設計、建設到調試全環(huán)節(jié)均立足國內,達到國產化要求;從2015年,廈門±320千伏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投運,成為當時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柔直工程,到2016年,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電容量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完全采用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技術成果……在這條艱辛的創(chuàng)新之路上,中國電力人不畏艱難,刻苦攻關,我國輸變電工程國產化率逐步提升,核心技術和裝備越發(fā)強大。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chuàng)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zhàn)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fā)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國電力一路走來的經驗表明,只有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才能保證核心技術不受制于人,才能實現效率效益的提高和綜合實力的增強。
如今,中國電力工業(yè)整體水平大幅躍升,一大批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已經走在世界電力發(fā)展的最前列。
我們的多項成果問鼎世界之最——
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超低排放燃煤發(fā)電技術廣泛應用,世界首臺60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huán)流化床機組投入商業(yè)運行,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具有超超臨界機組數量最多、蒸汽參數最高和供電煤耗最低的國家;
搶抓新一輪能源革命機遇,持續(xù)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裝機位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上首個集風電、光伏發(fā)電、儲能系統、智能輸電于一體的大型新能源綜合性開發(fā)工程——張北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綠電”七日、“綠電”九日等創(chuàng)新探索世界矚目;
建成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交直流混合電網,青藏電力聯網、川藏電力聯網和藏中電力聯網等多項高難度電網工程打破世界紀錄;
我們還打造了全球充電樁接入數量最多、充電功能最強、服務用戶最廣的電動汽車服務平臺……
我們的多項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盡管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大亞灣核電站是從法國引進,發(fā)展三代核電技術時最初采用國際招標,但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事故教訓的基礎上,我們推出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30年后成功實現“彎道超車”;
盡管國外先行探索試驗了特高壓技術,但是我們率先研發(fā)了特高壓直流分層接入技術,全面攻克了±11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系統成套技術,并掌握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特高壓交直流技術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特高壓技術引領世界大電網技術發(fā)展;
還有水電規(guī)劃、設計、施工、設備制造實現全面領先;自主研發(fā)的電力系統仿真平臺、大電網安全運行控制技術有力保障我國電網近20年來未發(fā)生大面積停電事故……
我們的多項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我國不僅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電力標準體系,還由原先單向采用國際標準變?yōu)橐I國際標準發(fā)展;
截至2017年年底,電力行業(yè)制定國家和行業(yè)標準3000余項,主導編制國際標準60余項,涵蓋特高壓、智能電網、風力發(fā)電、電力儲能等領域;
我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標準體系與美國、德國、日本并列為世界四大標準體系;在世界上率先建立完整的特高壓交直流、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成為全球相關工程建設的重要規(guī)范……
40年電力科技發(fā)展篳路藍縷,我們沒有在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時完全照搬照抄、止步不前,而是邊學習邊消化邊創(chuàng)新,堅持自主攻關,掌握核心技術,成功實現了發(fā)電、輸配電技術和裝備水平的整體性提升,譜寫了中國電力科技發(fā)展的精彩華章。